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家教课堂: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5-30 17:45:06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加关心,一些家长在教育和辅导孩子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经验,为了让家长们更好的教育孩子,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家教课堂: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这篇文章,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周末,在一家西餐厅就餐,邻桌的一位爸爸满眼爱意地听男孩讲着什么。餐品刚上桌,爸爸的电话就响了,只听爸爸随口应道:“对不起,我正在开会呢!不好意思哈!有时间咱们下次再约!”挂断电话,爸爸笑着说:“儿子,今天爸爸可以陪你好好吃一顿啦!”

可儿子却放下筷子不吃了。“你怎么撒谎呢?你明明没有开会啊?为什么要骗人呢?”儿子撅着小嘴。

爸爸摸着脑袋,讪讪地说:“爸爸这是善意的谎言,如果爸爸不撒谎,就没时间陪你吃饭了!你还小,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你们大人撒谎就可以,我们小孩撒谎就不可以!爸爸不讲理!”

相信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对孩子说过善意的谎言。那么,善意的谎言是对是错?应不应该让孩子面对呢?

甘井子区春田小学教师杨春青告诉记者,这要看孩子在“善意的谎言”中所处的位置,是听众,还是第三方观众。

如果孩子是听众,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所谓“善意的谎言”大多起到的是对情绪缓冲的作用。所以“善意的谎言”只是手段,事后如何处理是关键。

很显然,上述例子中的孩子是一个小观众。这时,我们就一定要考虑孩子认知的特点,有些“善意”的谎言即便是出于特殊环境需要,但是认知上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来消除“谎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善意的谎言”终究是谎言,到最后,还需要更多的能量去弥补谎言带来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过一个“替代强化现象”,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因此,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有时“善意”的谎言往往能带来短时的好的效果,而孩子也看到爸爸的做法,并且目睹了爸爸从谎言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可能很自然地产生模仿的愿望。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要说实话,不能说谎,但是孩子往往很难分辨出“善意”和“非善意”谎言的区别,当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教育相违背,孩子更习惯于模仿父母的行为,在今后遇到问题时本应可以坦诚的沟通变成了习惯性去使用“善意”的谎言。这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不良的种子,从而产生撒谎的行为,这就与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了,还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所以作为父母除了要减少对孩子使用“善意”谎言的次数,更应该尽可能避免让孩子目睹“善意的谎言”的实施过程,一旦发生这样的事,父母一定要放低姿态,向孩子承认错误,阐明缘由,并保证此类事件绝无再次发生的可能,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策略。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善意的谎言”是术,“坦诚沟通”才是道。

家教课堂: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阅读,相信能够帮助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