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2-11 11:38:39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容易忽视自主思考的环节,所以,老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下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学习任务:

任务一:体会厄运对谈迁的打击。

任务二:学习体会谈迁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检测工具:

一、 根据你在这节课的收获完成下面的填空。

1、《国榷》的初稿用了____年时间,为了是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____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____年的奋斗,终成定稿。定稿的《国榷》共____卷,____万____千字。

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你能深入地说说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教学设计

一、 激情导入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大家齐读课题。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想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明确目标

这节课让我们围绕这一段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那打不垮的信念与精神。

3、 预期效果

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

导语:

请大家再读这一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崎岖和坎坷”是什么意思?(困难)那么谈迁经历了哪些崎岖和坎坷呢?

1、 任务呈现

让我们再次走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厄运对谈迁的打击。

2、自主学习

边读边想象,把那些深深触动你心灵的词句划下来,并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内涵。

3、 展示交流

(1)、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A、抓住“家境贫寒”,体会谈迁生活贫困。

“家境贫寒”到什么程度了呢?(家徒四壁)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B、抓“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读了这句话,你想象到了哪些画面?(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饥餐渴饮)

资料补充:谈迁自幼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来维持生活。当时,相关的史书只有富贵人家才有,于是谈迁经常忍受屈辱上门求借,珍贵的书籍不肯借,就当场掏出纸笔抄录,这其间没少受到别人的嘲笑和驱赶。

读完这些资料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谈迁忍受这么多的屈辱还要坚持写书真是不容易呀!)

(2)、然而所有的这一切谈迁都不在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信念:编写《国榷》)

(3)、(谁还有新的发现)“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可以看出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B、“6次修改”可以看出他治学严谨。

C、“500多万字”这可真是一部“鸿篇巨制”呀。

这一个个的数字,又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国榷》的来之不易)你能读出这些数字背后的艰辛吗?

仅仅这几个数字就让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这么真实可信,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谈迁为编写《国榷》,他那坚定的信念和为此付出的惊人的代价。

(4)、然而所有的这一切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板书:化为乌有)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板书: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经受着致命打击的谈迁此时是什么样子的呢?

A、“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此时,他会想起以前的哪些画面?(回顾坎坷的经历)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这就是“谈迁经历的崎岖和坎坷”但我们更想用另一个名字来称呼它——厄运。

B、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这儿有一个词用得非常好——“挣脱”,让我们感觉到了什么?(下的决心大)是什么让他重新站了起来?(他那不屈的信念)

是的: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把这崎岖和坎坷读出来,请再读)

任务二

导语:正是因为有了这厄运打不垮信念,谈迁重新站起来了,但是还有怎样的崎岖和坎坷在等待谈迁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

1、任务呈现:

学习体会谈迁在厄运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自主学习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章的旁边。

3、展示交流

(1)、“四处寻访、广泛收集”体会出谈迁的辛苦。

(1)、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A、抓“一袭破衫”积累“家境贫寒”“家徒四壁”,体会谈迁的生活贫困。

B、抓“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来。

师引导读:在烈日炎炎下,他——

在秋风瑟瑟中,他——

在鹅毛大雪中,他——

(2)、是啊,为了编写这部史书,他终日奔波,那晚上他在干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读:“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请通过读把你所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教师评价(a、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奋笔疾书。b、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那一笔一画认真地书写着他那心爱的《国榷》)。

或者评价:(多么让人心疼的谈迁呀!多么可怜的谈迁呀!多么让人揪心呀!)

(3)、就这样新的《国榷》终于诞生了,出示“新的《国榷》共104卷,……”此时谈迁的心情怎样?让那个我们通过我们的读把这种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让我们的感情在强烈一些!

(4)、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终于“希望之光驱散了绝望之云”是什么使得希望之光驱散了绝望之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最后一段)

(5)、看图,通过读文章你知道编者为什么要把这松树画在谈迁的背后吗?(体会谈迁的精神品质)。

(6)、资料拓展:其实古今中外有多少人都是依靠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才取得惊人的成就。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收集一些司马迁、曹雪芹、霍金、海伦凯勒的事迹读一读,相信大家会对文章的最后一段有更深的理解。

让我们把最后一段再读一次,把它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三、 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打开《目标与训练》完成题目。

2、结果反馈

自己给自己判阅,检查自己学习情况。

1、提示运用数字写作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2、总结是什么让谈迁名垂青史。

3、 反思总结

根据自己的检测成绩,对照学习任务,反思总结自己一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可以怎样弥补?

以上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的基本内容,供各位老师借鉴。,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这对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